2025年4月19日,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的“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”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。我校手工艺术学院2021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衡星如的毕业设计作品《精卫填海》,在指导教师刘韬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,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构思与精湛的工艺水准,从全国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本次展览。
传统与现代的交响:神话故事的当代演绎
《精卫填海》以远古神话"女娃游东海"为创作蓝本,巧妙融合木雕与竹编两项非遗技艺,通过三维形态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跨界结合,塑造出兼具古典意蕴与现代审美的精卫形象。作品以细腻的木雕技法刻画出精卫的灵动姿态,以竹编工艺编织出海浪的层叠质感,既还原了“衔木填海”的神话场景,更通过抽象化的艺术语言传递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核。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理念的创新融合,赢得了评审专家的广泛赞誉。
权威展览的标杆意义:中国好手艺的传承创新
“中国好手艺展”自2017年创办以来,始终秉持“材美、工巧、器韵、时宜”的学术标准,致力于推动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。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初评、复评、终评,最终遴选出符合“材美、工巧、器韵、时宜”的好手艺作品100件(套)、特邀作品10件,涵盖琢玉、雕镌、金工、髹饰等八大工艺门类,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手工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多元探索,展览将持续至5月19日,期间将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与技艺展演活动。
行业大咖齐聚:共话手工艺发展新图景
开幕式现场高朋满座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杨志明,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洪俊、副院长刘宏昌,中国工艺美术馆(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)党委书记王晨阳,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,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李蔚,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,北京工美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段体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。
我校艺术教育成果再获认可
此次参展既是对我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质量的肯定,也彰显了我校在传统工艺创新领域的学术积淀。近年来,手工艺术学院持续深化“传统技艺+现代设计”的教学模式,以教学实践推动手工艺的守正创新,鼓励学生在非遗传承中注入当代审美表达。正如指导教师刘韬所言:“衡星如同学的作品,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——它让古老技艺和中华文化原型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艺术语言获得当代共鸣。”


《精卫填海》

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

开幕式现场